考试资讯

课程

咨询热线8:00-24:00 400-0999-680

首页 考试资讯考研专硕 2020考研333中国教育史:董仲舒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2020考研333中国教育史:董仲舒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时间:2019-03-19 15:51:06 编辑:leichenchen

      教育硕士中的333教育综合要考的内容涵盖: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这四部分。接下来,北京文都考研网小编为帮助2020教育硕士考生梳理专业课知识,特意分享了333教育综合中的中国教育史:董仲舒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供考生参考。

2020考研333中国教育史:董仲舒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董仲舒,是西汉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有“汉代孔子”之称,代表作有《春秋繁露》、《对贤良策》。

(一)《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兴教化,正万民;3.改革选士制度,任贤使能。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1.人性论基础——人性兼有善恶两种因素

(1)人性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即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但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发展成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

(2)“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斗筲之性”,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而“中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2.教育的作用:以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强调了教育对人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道德教育

1.德教是立政之本。“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封建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相对抽象化;“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封建的道德准则,是高度具体的、必须遵从的。

3.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要求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德行。

(2)必仁且智: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

(3)强勉行道:道德修养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还要表现在行为上;

(4)明于性情: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

      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网给出的“2020考研333中国教育史:董仲舒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希望对2020教育硕士考生在复习中国教育史时,有很大的帮助!祝2020考研顺利!

推荐阅读:

2020考研教育硕士|中国教育史知识总结

我要提分

    • 2020考研鹰飞体验营

    研友互动

    关注北京文都微信

    关注文都考研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