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课是统考的,心理学考研对教育心理学这一科的考试范围有4个章节,本文是教育心理学第3章中对学习的联结理论总结。
学习的联结理论有:经典性条件说、操作性条件说以及观察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代表人:巴甫洛夫
实验:狗分泌唾液实验
主要观点
自然恢复——消退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又重新出现;如果此时在条件刺激后紧跟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会得到最大限度恢复。
泛化——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恐惧性条件作用——以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而进行的条件作用。
分化——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能导致特定的刺激反应
高级条件作用——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与另一个中性刺激结合,形成新的条件作用
第一信号系统——对具体事物(如灯光、铃声等)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
第二信号系统——对语言和文字等抽象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为人类所特有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代表人:桑代克
实验:饿猫迷笼实验
主要观点
联结一试误说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遵循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二)代表人:斯金纳
实验:斯金纳箱白鼠压竿实验
主要观点
正强化—增加或增强新的积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负强化一撤销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观察学习理论
代表人:班杜拉
实验:孩子观察充气娃娃实验
观察学习过程: 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再现过程、 动机过程
以上就是“心理学考研-学习的联结理论”内容总结,针对教育心理学的复习备考,当然并不是要求考生所有知识面面俱到,但是最基本的要抓住重点掌握的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