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中的中国教育史,在基础阶段复习时,不仅要抓重难点知识来记忆,还需背诵名词解释。要知道真题里面名词解释是必考题型。下面,北京文都考研网为帮助考生掌握核心名词解释,整理了——311中教育史名词解释:中庸,供考生参考。
2021考研311中教史名词解释:中庸
【中庸】
也是《礼记》中哲理性较强的名篇,实际上是指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哲学观点和方法,其中包含着一些对教育基本问题的丰富论述。《中庸》集中论述了教学过程思想的主要内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难度系数:★★☆☆☆
重要系数:★★☆☆☆
【拓展知识】
(1)关于教育本质与作用
《中庸》开头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对“教”进行概念界定,何谓“教育”?“修道”即为教育。何谓“道”?顺从和发扬本性就是道。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细地追问其真伪;“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明辨”即明确分辨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笃行”即切实的实行,使观念和行为得到统一。这是一套完整的为学过程及方法,包括学——思——行等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和环节。《中庸》强调,五个步骤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每个步骤的充分实现,オ能有个人学习的进步。《中庸》一文,对后世儒学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十分巨大。宋代以后,成为封建社会晚期学校教育的主要教材。
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网分享的——2021考研311中教育史名词解释:中庸,希望对2021教育学考研考生,在识记中教史名词解释上面有帮助!祝2021考研顺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