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312心理学考研专业课,要看的书目较多。为了帮助备战312的2023考研者们,学好专业知识。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出-2023考研统考312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人格,供考生参考。
2023考研统考312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由许多成分构成,其中主要的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等。
2、人格的特征
①独特性: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天与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心理特点。
②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③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④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体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独有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种。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着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
②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指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模型,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①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并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
②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根源特质又可区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
③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能力特质是决定人如何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它们同时受到遗传与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3)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根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这个量表在人格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问卷也是当前广泛运用的人格测验量表。
(4)现代的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等人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之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五因素模型。
①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②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③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④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⑤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2、人格类型理论
(1)单一类型理论:T型人格。
弗兰克·法利认为,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法利又将T型人格分为T+型和T-型两种。当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时,就是T+型人格。当冒险行为具有破坏性质时,就是T-型人格。在T+型人格中,又可依据活动的特点进一步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极限运动员代表了体格T+型,一些科学家或思想家代表了智力T+型。
(2)对立类型理论
①A-B型人格: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人格类型。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属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往往比A型人表现更好。
②内—外倾人格
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较先提出了内—外倾人格类型学说。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倾人格;而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倾人格。
(3)多元类型理论
①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说源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盖伦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巴甫洛夫用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
(2)性格类型说
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不同的性格类型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成分。奥尔波特依据这种划分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
经济型:这种类型的人注重实效,其生活目的是追求利润和获得财富。
理论型:这种类型的人具有探究世界的兴趣,能客观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力图把握事物的本质,尊重事物的合理性,重视科学探索,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的目的。
审美型:这种类型的人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富有想象力,追求美感,以感受事物的美作为人生的价值。
权力型:这种类型的人倾向于权力意识和权力享受,支配性强,其全部的生活价值和较高的人生目标就在于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得到某种权力和地位。
社会型:这种类型的人能关心他人,献身社会,助人为乐,以奉献社会为人生追求的较高目标。
宗教型:这种类型的人信奉宗教,相信神的存在,把信仰视为人生的较高价值。
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超我和自我。
①本我位于人格的较底层,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它要求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②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较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它遵循道德原则,起着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③自我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的中间层。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的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人格结构中的这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行其责。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状况;当三者发生冲突无法解决时就会导致心理的疾病。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的发展就是心理性欲的发展;人格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 6岁)、潜伏期(6~11岁)和生殖期(青少年期)。
(2)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更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他认为个体人格发展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
(3)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认为人格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结构,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左右的结构,由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组成。
①意识是人格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知觉的部分,意识与个性化同步,在个性化过程中产生出的新因素,即“自我”。
②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面,包括那些被个体遗忘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个体潜意识的内容为“情结”。
③集体潜意识是遗传的,为集体所有,反映了人类进化过程中演化的精神产物。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为“原形”。
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三、气质
1、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
2、气质的类型
一般把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①胆汁质: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单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 ;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②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③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际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 ;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④黏液质
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大、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 ;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3、气质的理论
(1)体液说
古希腊哲学家、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身上有四种液体,即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和粘液。这四种液体在一个人身上所占的比例不同,构成了四种不同的类型。黄胆汁占优势的就是胆汁质的,黑胆汁占优势就是抑郁质的,血液占优势就是多血质的,粘液占优势就是粘液质的。
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了气质的概念,并沿用了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四种类型。
(2)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基本的神经活动类型。强度是大脑皮层细胞工作的耐力或能力的标志;平衡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二者大体相同是平衡;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不同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对应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①强、不平衡的特性对应冲动型,属于胆汁质;②强、平衡、灵活的特性对应活泼型,属于多血质;③强、平衡、不灵活型的特性对应安静型,属于黏液质;④弱特性对应抑制型,属于抑郁质。
四、性格
1、性格的含义
性格是指与社会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人格特质,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行为风格,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
2、性格的特征
人的性格是由各种特征构成的,是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结构,它包含以下四方面: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社会、集体、工作、劳动,以及他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按照意志的四个品质对一个人的意志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性格的意志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情绪的稳定性,以及能否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上。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一个人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是独立性的还是依存性的,是富于想象的还是比较求实的。
3、性格的类型
①根据心理机能优势分类。培因、李波特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②根据心理活动倾向分类。荣格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外倾型。
③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分类。威特金把性格分为依存型、场独立型。
④根据人的社会活动方式及价值观分类。斯普兰格把性格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⑤根据人际关系分类。矢田部达郎把性格分为 A、B、C、D、E五个类型。
⑥根据性格、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分类。霍兰德把性格分为实际型、调查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①区别:人的气质类型主要是先天的,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气质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②联系: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一个人的气质也会使他的性格带有某种色彩,或者说带有某种特点;在行为活动中性格与气质是融合为一个整体的。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自然物理因素
一个人生长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等自然物理因素,虽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但会对人格的形成带来影响。
2、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不同而异。通常在气质、智力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家庭环境因素
人是在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家庭的生活条件、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到人格特征的形成。而且社会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是通过家庭实现的。
4、早期童年经验
童年时期的经验对一个人一生人格的发展都会带来长期的影响。但早期的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它会和其他因素共同发生作用。
5、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场所,教师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他们有自己的教育方式、风格和人格特点,学校和学生班集体都具有特定的风气,同学之间的相处方式,都是儿童成长的环境,都是对儿童人格成长发生影响的元素。
6、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够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当然,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
7、自我调控因素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能够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总而言之,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综上是“2023考研统考312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人格”,希望对复习312心理学考研学子们有所帮助!预祝2023考研顺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