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讯

咨询热线8:00-24:00 400-0999-680

首页 考试资讯考研专业课 2022考研311外国教育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022考研311外国教育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1-10-20 18:01:11 编辑:leichenchen

      311教育综合中的外国教育史,所占分值较大。为了帮助备考教育学专业考生们,快速梳理知识框架。小编特意分享-2022考研311外国教育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供考生参考。

2022考研311外国教育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022考研311外国教育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一、人物简介

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了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理论注重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被认为是传统教育学的旗帜人物,其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伦理学基础:

赫尔巴特提出五种道德观念作为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他要培养的就是要以“五种道德观念”为基础,具有所谓完美意志、完善品格的人。

内心自由指的是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或者说对真善美具有明确的认识,能够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性的原则。

完善是指人调节自己的意志、做出判断的一种尺度。

仁慈是指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一致。

正义也就是守法,它要求避免不同意志之间的冲突,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解决冲突。

公平或报偿指当人故意作祟时予以应有的惩罚,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心理学基础:

他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并努力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家。他系统研究了统觉、兴趣和意志等心理学问题。

他的关于统觉理论的基本过程和含义是:

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如果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唤起意中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联合。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新的感觉表象与已有的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己经在意识阈中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他还指出统觉的条件是兴趣。新S→意识阈+已有观念→统觉团S(感觉表象)

三、道德教育理论

1.教育目的论:

赫尔巴特看来,教育目的可分为两部分,即“可能的目的与必要的目的”。

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从事的职业有关,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赫尔巴特认为,选择的目的固然重要,但仅位居次位,较重要的是必要的目的。

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使之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赫尔巴特认为必要的目的教育所要达到的较高目的和较为基本的目的。

2.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道德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的含义是:知识与道德有直接和内在的联系,教育(即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首先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道德教育的较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其次,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的目标,即教学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家们通常是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规定了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的。在这个问题上,赫尔巴特的突出贡献在于,运用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教育与教学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使道德教育获得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另一方面,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3.道德教育(儿童管理和训育):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包括“训育”和“儿童管理”两个方面,训育是要形成美德,儿童管理是要防止恶行。

训育是为了美德的形成。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是训育。训育是指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它分为四个阶段: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训育有六种基本措施和方法:维持的训育、决定的训育、调节的训育、抑制的训育、道德的训育、提醒的训育。

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秩序,预防某些恶行,为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管理的方法有:惩罚性威胁、监督、惩罚、安排紧凑而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儿童没有时间空闲作恶。

四、课程理论

1.经验、兴趣与课程:

赫尔巴特课程论的基本主张是: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适应。

经验。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但儿童早期的经验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分散的、杂乱的,需要教学加以补充和整理。反映在教材中则为直观教材。

兴趣。兴趣存在于经验之中,因此,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它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从而更好的接受教材。

兴趣课程体系。赫尔巴特把多种多样的兴趣分为两大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其中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三种兴趣;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三种兴趣。各种经验、兴趣对应开设的课程,

2.统觉与课程:

新的知识总是在原有知识为基础,是在原有知识背景中产生的。因此课程的安排必须能够使儿童不断从熟悉的材料过渡到密切相关但不熟悉的材料。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两项原则:

一是相关原则,即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该相互影响和联系。

二是集中原则,即学校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其中,历史和数学应作为所有课程的中心。

3.儿童发展与课程:

赫尔巴特把儿童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和青春期。每个时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每个时期应该开设不同的课程。

婴儿期主要进行身体的养护,发展感官训练,培养儿童的感受性。

幼儿期教授《荷马史诗》,发展儿童想象力。

童年和青年期要教授数学、历史,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

五、教学理论

1.教学进程理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进程理论是以统觉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统觉过程的完成大体上具有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与此相应,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单纯的提示教学、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就产生了他所谓的“教学进程”。

单纯提示教学。即直观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感官的运用,得到一些与儿童已经观察过的事物相类似,并与之有关联的感觉表象,从而为观念的联合作准备。

分析教学。教师帮助学生对不同的观念和表象进行区分,有助于形成观念的复合或者融合,为观念的联合做好准备。分析教学有两个阶段:第一,教师要求学生指出并命名当前出现的事物,然后转向尚未出现的事物;第二,讲述某一个整体分割成的各主要部分,这些部分的相对位置,它们的联系与变动。

综合教学。形成了观念的联合,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概念。

2.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分为注意、期待、要求和行动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阶段论,并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明了。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并提示学生,以便学生领悟和掌握。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

联想。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想,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交谈,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

系统。新旧观念起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是十分有序的,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教师要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方法。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等,对知识进行运用。

      综上是“2022考研311外国教育史: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希望对2022教育学考研者们,在复习专业课上面有所帮助!预祝2022考研考出好水平,加油!

推荐阅读:

2022考研311外国教育史知识梳理汇总

2022考研311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扫一扫

进考研专属交流群 获取更多考研干货资料

优先参加最新福利活动

我要吐槽

    • 文都考研课代表

    研友互动

    199管理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

    396经济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