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讯

咨询热线8:00-24:00 400-0999-680

首页 考试资讯考研专业课 2021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简答题:董仲舒 “性三品” 学说

2021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简答题:董仲舒 “性三品” 学说

时间:2020-06-08 21:31:05 编辑:leichenchen

      中国教育史,在311教育学综合中占有一定分值。因此,备考2021教育学考研学子们,一定要好好复习。接下来,小编为助力311教育学考研考生一臂之力,特意分享——311中国教育史简答题:分析董仲舒 “性三品” 学说,供考生参考。

2021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简答题:分析董仲舒 “性三品” 学说

试分析董仲舒的 “性三品” 学说及其教育作用

(1)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人性是“天” 赋予人的一种素 质。天有阴阳,人性也相应地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即: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 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 性非教化不成” 。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2)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应由 “承天意” 的帝王来承担。可见,他把教育看成是 王者的权力,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为此,他还人性分为 “圣人之性” 、“中民之性” 与 “斗筲之性”所谓 “圣人之性” ,是天生的 “过善” 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 ,是无“善质” 的,生来就“恶” 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 “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 “有善质而未能善” ,必须通过王 者的教化才能成 “善” 。

(3)董仲舒关于人性以及教育作用的思想,立足于以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主要是为其 “任德教而不任刑罚” 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镇压所谓恶人的余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以上是“2021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简答题:分析董仲舒 “性三品” 学说”,希望对311教育学考研儿们,学好中国教育史知识上面有所帮助!祝2021考研顺利!

推荐阅读:

2021考研311中国教育史简答题汇总

2021考研311教育学原理基础知识汇总

2021考研311中教史名词解释知识点汇总

扫一扫

进考研专属交流群 获取更多考研干货资料

优先参加最新福利活动

我要吐槽

    • 文都考研课代表

    研友互动

    199管理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

    396经济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