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教育综合中必不可少要考到中国教育史。接下来,北京文都考研网为助统考教育学考生备考一臂之力,特意分享中国教育史考点:孔子教育实践与思想,供考生参考。
2020考研311中国教育史考点:孔子教育实践与思想
1.教育实践——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1)创办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2)整理和保存古代文化典籍,编订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教育作用
(1)教育的社会作用
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庶、富、教”。孔子把众多的人口,富裕的生活和发达的教育当作立国的三个要素。要有较多的劳动力,然后就要使之富裕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还要发展教育,创建精神方面的文明。这一思想反映了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思想,看到了经济是教育的基础。
②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③教育与法律的关系: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④教育与军事的关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以去,民信不可失去。
(2)教育的个体发展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①人性论基础:人性无恶无善
②含义:性,先天素质,习,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即人的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也就是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③评价:认为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从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又把人性分类:“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具有局限性。
3.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1)含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类,指广义的类,即不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地域差别、智力程度,都应该作为教育的对象。
(2)意义:首先,“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它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民间,适应了“士”阶层崛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次,“有教无类”把教育扩大到平民阶层之后,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1)含义:孔子认为学习成绩优秀是做官的条件,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政治贤才,即君子,来实现贤人政治。
(2)影响:孔子将学习和作官紧密联系,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对打破当时的世袭制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对后世的学校教育和选士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对保证官僚队伍的基本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即把求学当做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求学的目的就是做官,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
5.教学内容——六经
(1)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包含两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以前者为重心。
《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后三项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可见,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是为道德修养服务。
孔子在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主要是经过他亲自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即后世所称的“六经”。
(2)特点: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教育内容;偏重文事,轻视武事;轻视自然知识、科技与生产劳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德上艺下”、“轻自然、斥技艺”的特点。;
6.教学方法
(1)学、思、行并重
(2)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说: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
(3)因材施教
(4)由博返约
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首先,知识面要广,思路宽,这样才能对事物了解的更深刻全面,其次,要有一个中心统帅,不能杂乱无章。
7.道德教育
(1)内容:“仁”(内发的道德修养路线)和“礼”(外铄的道德修养路线)
“仁”,是对他人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仁和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孔子强调的两个基本道德修养原则。
(2)方法:
①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③力行:“力行近乎仁”
④中庸:“过犹不及”
⑤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8.论教师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温故知新(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4)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网给出的“2020考研311中国教育史考点:孔子教育实践与思想”,希望对2020统考教育学考生在复习中国教育史内容时有所帮助。祝学子们,在接下来的备考日子里能顺顺利利,加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