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中的中国教育史,在基础阶段复习时,不仅要抓重难点知识来记忆,还需背诵名词解释。要知道真题里面名词解释是必考题型。下面,北京文都考研网为帮助考生掌握核心名词解释,整理了——311中教育史名词解释:染丝说,供考生参考。
2021考研311中教史名词解释:染丝说
【染丝说】
墨子反对人性定论说,从“染丝说”来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人性如同“素丝”那样“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人性既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如同待染的素丝一样,其发展状况完全随着环境和教育的变化而变化,是后天环境习染和教育学习的结果。
难度系数:★★☆☆☆
重要系数:★★★★☆
【背景知识】
墨子的“染丝说”即可理解为环境影响论,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习性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纵观国内外其他教育家相似的观点也有不少。教育家孔子也强调后天环境影响对人性心理发展的作用,他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即先天秉性;习,即后天习惯。就是说,人的先天禀赋是相差不多的但习惯性格则是后天塑造的结果,所以也相差甚远。英国哲学家洛克也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生来就像一张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网分享的——2021考研311中教育史名词解释:染丝说,希望对2021教育学考研考生,在识记中教史名词解释上面有帮助!祝2021考研顺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