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艺术类考研考生,除了政治、英语科目的备考,专业课方面的复习是重中之重,公共课的成绩只是一个基础,专业课成绩高,考生才能真正考生理想院校。对于艺术类考研专业的考生,许多考生对于中国美术史的备考感到无助,中国美术史的内容多且杂,需要考生利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备考。下面是北京文都考研课代表与考生分享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笔记的内容,供考生参考。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美术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社会文化一绘画(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杨子华)一山水画的兴起(《画山水序》和《叙画》)一绘画理论(谢赫《画品》与“六法”)-佛教与石窟艺术(敦煌壁画与彩塑、云冈雕刻、龙门雕刻)-南朝陵墓石雕一佛.
教建筑和园林建筑的兴起一“书圣”王義之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书法艺术
3、简要介绍十六国至北朝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代战乱不息、生灵涂炭,社会现实成为佛教传播发展的土壤。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天堂地狱之说,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统治者借助宗教力量巩固的政权,大力提倡修庙开窟、雕绘佛像,佛教艺术因信众的功德行为而流行世间。当时许多美术家参加寺庙壁画和佛像雕刻制作。佛教壁画代表魏晋南北朝时代绘画新水平,反映出中国传统绘画吸收、容纳外来文化艺术取得的新成就。中国早期佛教艺术随建筑物的坍毁早已不存,只有地处偏远的一一些石窟保存下来,石窟艺术成为我们了解当时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料。
各地均有石窟发现,现存石窟壁画以敦煌莫高窟为最多,新疆库车地区克孜尔、甘肃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等石窟亦有存留。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开凿于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说开凿于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十六国至南北朝占据此地的统治者都笃信佛教,修建洞窟已具相当规模,至唐代极盛,洞窟达1000余座,规模亦极壮丽,五代宋元陆续开凿或改建,前后历经1000余年。经自然和人为的毁损以及近代盗窃破坏,至今仍保存有从十六国至元代洞窟492个,彩塑2000余躯,壁画45000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位于敦煌西南的西千佛洞和安西万佛峡石窟同属敦煌石窟群,也有相当数量的壁画遗存。
清末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 年)敦煌发现久被封闭的藏经洞,内藏5世纪至11世纪的古文献、经卷、丝绣数万件,是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历史、宗教、艺术、民族及东西方交流的珍贵资料。发现后连续遭到英、法、日、俄、美等国“考古队”和“探险家”的疯狂掠夺,将绝大部分珍品盗往国外。目前世界各大博物馆几乎都藏有敦煌文物。“敦煌学”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显学。
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动荡,民众处于深重的灾难之中寻求解脱,佛教把现实看做虚幻的东西,对苦难遭遇要忍辱苦修,以期来生获得善报或死后进入天国,并以佛前几世舍己为众生的故事为榜样,宣扬忍辱牺牲的精神。敦煌北朝洞窟中本生故事画成为流行的题材,常见的有尸毗王本生、萨那本生、须达那本生等,宣扬牺牲自我、拯救生灵以修正果的思想。表现与佛教有关的度化事迹的因缘故事画及宣扬释迎牟尼生平的佛传故事画亦颇为常见。制作本生画的画工可能有来自西域之粉本,为了适应信众的欣赏习惯,必须在民族绘画基础上加以吸收与改造。佛教美术随佛教由印度经中亚传入今新疆地区后,经各民族匠师创作已带有浓厚之地方色彩,再传至敦煌及内地,又进一步 与汉族传统绘画相融合。从敦煌现存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如275、254、257等窟)可清楚地看到那些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和今新疆地区的绘画风格:长带形画面为增强感染力由单幅而发展为连续故事画,画中生活细节形象的处理,则反映出传统绘画的面貌。249窟、285窟西魏壁画便显示出了外来艺术向民族艺术转变的新成就。北周时期敦煌作为西北重镇,开窟造像之风不减。此时石窟壁画出现大幅本生、佛传故事画,多作长横幅连环画形式,情节复杂,描绘细致,有的上下交错数条,作“Z”形排列,反映外来佛教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倾向。这些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有的人物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整体来看从人物形象到艺术风格已经呈现汉民族传统绘画的面貌。
石窟造像之风兴盛,外来的雕塑艺术给中华民族艺术带来新的营养,敦煌莫高窟泥塑艺术反映出雕塑艺术的新成就。敦煌的北朝塑像:早期造型、服饰呈现外来的风格面貌,佛、菩萨体态均较为丰满,广额、高鼻、凹目,上身袒露,披缨络,下身着,羊肠大裙,头戴宝冠,坐金狮座。随着佛教艺术与中原汉民族传统艺术融合,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佛教泥塑也和壁画一样,逐渐呈现民族艺术的面貌。
北魏统治者统一北方地区后大力提倡佛 教,各地大规模展开修建寺塔和开窟造像活动。著名的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皇帝任命来自凉州的僧人县曜为沙门统,凿山石壁,即今云冈石窟中第16至20窟,世称“昙曜五窟”,为云冈最早开凿的一批石窟。自此之后直到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大规模的开凿工程在云冈迄未间断,成为云冈石窟造像最为兴盛的时期。
云冈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第16至20窟)规模宏大,窟内主要造像为三尊佛,本尊形体高大,占据了窟内大部分空间,面相方圆丰满,隆鼻薄唇,眼大眉长,后背有华丽的项光和背光,壁间遍雕千佛,有的还以高浮雕手法雕出菩萨和罗汉,气势庄严宏伟。五个窟的造像和布局各具特色,第20窟本尊作结跏趺坐禅定像,一侧立佛已毁,因前壁崩塌大像暴露在外,形象更显突出,现成为云冈造像的标志;第19窟本尊亦为结跏跌坐,右手举于胸前作说法状,两侧的胁侍佛像安置在窟门外两侧的耳洞中:第18窟的大佛身披雕有千佛的袈裟,与两旁的胁侍佛均作立像,本尊举于胸前项大的左手显得圆润而柔软,完全没有石质的感觉,雕造水平高超:第17窟本尊为弥勒菩萨造像,头戴宝冠,交脚而坐,两旁胁侍佛一坐一立分别雕于龛中:第16窟本尊身穿宽大厚重的冕服式袍服,不同于其他洞窟大佛偏袒右肩式的着装,这种着中原汉族袍服的佛像,寓示鲜卑族的汉化政策的影响,体现佛教雕塑接受外来影响向民族艺术的转变。
县曜五窟造像以宏伟雄健的姿态展现出中国早期佛教雕塑的面貌。本尊身躯魁梧,皆高达13米以上,第19窟本尊更高近17米,这种高大的早期佛像雕塑,可以前不久遭毁坏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为代表。高大佛像在窟中顶天立地,具有压倒一切的气势。雕造手法既融入了中亚如巴米扬大佛的外来风格,又具有中国匠师的卓越创造,是现存早期石窟造像的杰作。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南郊,其地两岸山岩对峙,伊水从中间流过,故称伊阙。孝文帝在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后,大规模在龙门开凿石窟,其后东魏、西魏、北齐和隋、唐诸朝代皆陆续修造,唐代贞观至天宝年间龙门开窟盛极一时。龙门石窟今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还有题记碑刻3600多品。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甘肃敦煌石窟一起,号称中国三大石窟群。甘肃敦煌石窟以洞窟壁画和泥塑最具代表性,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则以雕塑见长。
龙门北魏时期的主要洞窟有古阳洞、宾阳洞和莲花洞等多处洞窟。古阳洞约始凿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最早的洞窟。平面作马蹄形,正中有石雕本尊像,四壁分层成排地凿出佛龛造像,其中有结跏趺坐的释迦佛,也有交脚的弥勒菩萨以及释迦和多宝佛并坐像。佛像面型多为秀骨清像,反映了北魏社会对南朝汉文化的钦慕与吸收。龛额和佛光的装饰华美,龛侧騅有出资造像者的发愿文,著名的北朝石刻“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出自古阳洞,是研究北朝书法碑刻的珍贵资料。
宾阳三洞是龙门北魏时期最宏伟的洞窟,北魏时期只完成宾阳中洞,其他两洞并未竣工。
宾阳中洞布局严整,有着完美而周密的设计。正壁雕像五尊,正中为结跏跌坐于方台上的释迦佛说法像,两侧分列有菩萨和弟子,南北两壁为一佛二菩萨立像,洞顶雕莲花和环绕莲花的十个迎风飞舞的伎乐天人。洞口内壁两侧分四排浮雕维摩变、佛本生故事、帝后礼佛行列及十神王。洞窟地面雕出走道和莲花图案装饰,应是模仿地毯形式修造。洞门外两侧高浮雕形式各雕一孔武有力的金刚力士,南侧一躯已残,北侧一躯筋骨坚实,面部怒目圆睁,气势威猛,是迄今所见年代较早运用夸张手法雕造的力士形象。宾阳中洞的佛像面像丰满,慈祥而微露笑意,予人以亲切之感,以阶梯式雕出厚重的衣褶,犹存留云冈造像风格。全洞以本尊为中心的11尊雕像,互相联系衬托,主从鲜明。窟内空间高大宏敞,石窟布局和造像都颇为成功。
莲花洞开凿于北魏末年。正壁有本尊--胁侍菩萨二,佛与菩萨之间浮雕出迦叶、阿难两罗汉。其余壁面雕有大小不同、形式不--的佛龛,窟顶浮雕莲花图案和拱门上方的火焰纹,是石窟装饰雕刻中的精湛之作。
北魏晚期龙门石窟造像的造型特征和服饰样式可以见到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民族大融合进入了新的阶段。外来佛教的教义与中国传统忠君孝亲的儒家伦理观念已合为一体。中国佛教雕塑艺术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植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呈现浓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