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在307中医综合试卷中,题目有35题。因此,备考2021中医考研学子们,一定要在中医内科学上面多下功夫!接下来,小编为帮助中医考生学好中医内科学,特意分享——307中医内科学知识:消渴,供考生参考。
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消渴
一、消渴的概念
消渴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阴虚内热,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二、消渴的历史沿革
(1)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方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
(3)《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篇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4)《圣济总录·消渴门》也指出:“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涩,留于肌肉,变为痈疽。”
(5)《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6)《医学心悟》“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对于消渴的治疗,该书指出“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是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三、消渴的病因
①禀赋不足。
②饮食失节。
③情志失调。
④劳欲过度。
四、消渴的病机
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症常可相互并见。
以上是给出的“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消渴”,希望中医考研者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这些重点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