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讯

咨询热线8:00-24:00 400-0999-680

首页 考试资讯考研专业课 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痰饮辨证论治

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痰饮辨证论治

时间:2020-07-14 21:06:42 编辑:leichenchen

      中医内科学,在307中医综合试卷中,题目有35题。因此,备考2021中医考研学子们,一定要在中医内科学上面多下功夫!接下来,小编为帮助中医考生学好中医内科学,特意分享——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痰饮辨证论治,供考生参考。

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痰饮辨证论治

痰饮的辨证论治

一、痰饮的辨证要点

首当辨痰、悬、溢、支四饮,停留胃肠者为痰饮;支撑胸肺者为支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饮溢肢体者为溢饮。从临床表现来看,痰饮以脘痞、肠鸣、吐清涎为主;支饮主要表现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悬饮以胸胁不适,咳嗽时引起胸胁疼痛为特点;溢饮以四肢肿胀重痛为主症。其次辨虚实;最后辨寒热。

二、痰饮的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一是要注重温化。由于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通过温阳以化气,则饮易化且水易行,饮随水散。二是要以治病因为主,同时化痰蠲饮。此外还当分别标本缓急,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水饮壅盛者祛饮治标,阳微气虚者温阳治本。即使实证,当饮邪基本消除后,如正气虚馁者,亦需继用健脾温肾之剂,以固其本。

三、痰饮的分证论治

记忆歌诀

饮留胃肠脾阳虚,寒饮伏肺脾肾虚,邪犯胸肺饮停胁,阴虚内热气不和,表寒里饮小青龙。

四、痰饮饮留胃肠证

临床表现: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治法:攻下逐饮。

代表方:甘遂半夏汤或已椒苈黄丸加减。前方攻守兼施,因势利导,用于水饮在胃;后方苦辛宣泄,前后分消,用于水饮在肠,饮郁化热之证。

五、痰饮脾阳虚弱证

临床表现: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背寒,呕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法:温脾化饮。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前方温脾阳,利水饮,用于胸胁支满,目眩,气短;后方和胃降逆,用于水停心下,脘痞,呕吐,眩悸。

六、支饮

(1)寒饮伏肺证

临床表现: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往往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至引起面浮跗肿。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形寒发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身体振振瞤动。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肺化饮。

代表方:小青龙汤加减。体虚表证不著者,可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若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喘咳嗽痰稀不得息,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若邪实正虚,饮郁化热,喘满胸闷,心下痞坚,烦渴,面色黧黑,苔黄而腻,脉沉紧,或经吐下而不愈者,当行水散结,补虚清热,用木防己汤加减。

(2)脾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喘促动则为甚,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小腹拘急,脐下悸动,小便不利,足跗浮肿,或吐涎沫而头目昏眩,舌苔白润或灰腻,舌质胖大,脉沉细兼滑。

治法:温补脾肾,以化水饮。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二方均能温阳化饮,但前方补肾,后方温脾,主治各异,二方合用,温补脾肾,以化水饮,用于喘促,气短,胸闷,怯寒肢冷,心悸气短者。若脐下悸,吐涎沫,头目昏眩,是饮邪上逆,虚中夹实之候,可先用五苓散化气行水。

七、悬饮

(1)邪犯胸肺证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宣利。

代表方:柴枳半夏汤加减。

(2)饮停胸胁证

临床表现:咳唾引痛,但胸胁痛势较初期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偏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泻肺祛饮。

代表方: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三方均为攻逐水饮之剂。椒目瓜蒌汤主泻肺降气化痰;十枣汤和控涎丹攻逐水饮,用于形体壮实,积饮量多者。

如用十枣汤或控涎丹峻下逐水,剂量均从小量递增,一连服3-5日,必要时停两三日再服。必须注意顾护胃气,中病即止,如药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过剧,应减量或停服。

(3)阴虚内热证

临床表现:咳呛时作,咯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前方清肺润燥,养阴生津,用于干咳,痰少,口干,舌质红;后方清肺降火,用于咳呛气逆,肌肤蒸热。

(4)络气不和证

临床表现:胸胁疼痛,胸闷不适,胸痛如灼,或感刺痛,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天阴时更为明显,舌苔薄,质暗,脉弦。

治法:理气和络。

代表方:香附旋覆花汤加减。

八、溢饮

表寒里饮证

临床表现: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或有喘咳,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发表化饮。

代表方:小青龙汤加减。

      以上是给出的“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痰饮辨证论治”,希望中医考研者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这些重点知识。

推荐阅读:

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总结

2021考研307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

2021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知识总结

扫一扫

进考研专属交流群 获取更多考研干货资料

优先参加最新福利活动

我要吐槽

    • 文都考研课代表

    研友互动

    199管理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

    396经济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