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讯

咨询热线8:00-24:00 400-0999-680

首页 考试资讯考研专业课 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眩晕

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眩晕

时间:2020-07-03 17:50:14 编辑:leichenchen

      中医内科学,在307中医综合试卷中,题目有35题。因此,备考2021中医考研学子们,一定要在中医内科学上面多下功夫!接下来,小编为帮助中医考生学好中医内科学,特意分享——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眩晕,供考生参考。

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眩晕

一、眩晕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1.眩晕的概念

眩是指眼前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扑倒等症状。

2.眩晕的历史沿革

(1)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在《内经》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做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灵枢·大惑论》中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素问·六无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

(2)《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3)《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

(4)《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

二、眩晕的病因病理

1.病因

①情志不遂。②年高肾亏。③病后体虚。④饮食不节。⑤外感六淫。⑥跌仆损伤,瘀血内阻。

2.病机

眩晕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本病的病位在于头窍,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的眩晕属实证。风、火、痰、瘀是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

三、眩晕的辨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1.辨相关脏腑

眩晕病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阳上亢、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脾失健运,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症状各不相同。

2.辨标本虚实

凡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遇劳即发,伴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或面色㿠白,神疲乏力,脉细或弱者,多属虚证,由精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凡病程短,或实然发作,眩晕重,视物旋转,伴呕恶痰涎,头痛,面赤,形体壮实者,多属实证。其中,痰湿所致者,头昏头痛,胸闷呕恶,苔腻脉滑;瘀血所致者,头昏头痛,痛点固定,唇舌紫暗,舌有瘀斑;肝阳风火所致者,眩晕,面赤,烦躁,口苦,肢麻震颤,甚则昏仆,脉弦有力。

(二)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

      以上是给出的“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眩晕”,希望中医考研者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这些重点知识。

推荐阅读:

2021考研307中医内科学知识总结

2021考研307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汇总

2021考研307中医诊断学考点知识总结

扫一扫

进考研专属交流群 获取更多考研干货资料

优先参加最新福利活动

我要吐槽

    • 文都考研课代表

    研友互动

    199管理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

    396经济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