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考研学子们,在备考333教育综合中的教育心理学时,需要在强化提升阶段背诵重难点知识啦!下面,北京文都考研网为帮助教育硕士考生提升备考效率,分享了333教育心理学知识:认知差异与教育,供考生参考。
2020考研333教育心理学知识:认知差异与教育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认知类型,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是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它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主要影响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个体差异性,应当因材施教。
1.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威特金根据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提出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
(1)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种类型的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动机也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
(2)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这种类型的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学习动机以外在动机为主;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
2.沉思型和冲动型
卡根等人根据对概念和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将认知方式分沉思型和冲动型两种。
沉思型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冲动型学习者则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沉思型学生与冲动型学生相比,表现出具有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策略,更多地提出不同假设。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也更能抗拒诱惑。此外,沉思型学生往往更易自发地或在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解答做出解释;而冲动型学生则很难做到,即使在外界要求下必须做出解释时,他们的回答也往往不周全、不合逻辑。
沉思型学生阅读成绩好,再认测验及推理测验成绩也好于冲动型学生,而且在创造性设计中成绩优秀。冲动型学生往往阅读困难,较多表现出学习能力缺失,学习成绩常不理想。但在某些涉及多角度的任务中,冲动型学生则表现较好。
3.具体型和抽象型
根据信息加工时所采用概念水平的高低,把认知方式分为具体型和抽象型。
具体型的人能比较深入的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他们需要提供较多的信息,否则会有偏见。这类学生适应非结构化的教学,适用归纳法和发现法;抽象型的人能看到问题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能够容忍情境的模糊性并进行抽象的思考。这类学生适用结构化的教学,适用演绎法和讲解法。
4.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从信息加工模式看,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是学生使用贮存信息的两种不同方式。发散式思维是一种搜寻策略,这种策略的注意面较广,可以把有的各种图式联结起来。聚合式思维则趋向于只注意某些方面,很快局限在某一特定领域之间。
5.外倾和内倾思维
由卡尔•荣格提出,外倾者的行为主要指向外部世界的各种事件,思维受客观事物支配;内倾者往往根据个人价值观和标准评判外部事件,思维受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影响,甚至为它们而困惑。
每个人都有内倾和外倾倾向,只不过某一特征在个人行为和有意识思维中占主导地位。
6.整体性和系列性
由戈登•帕斯克提出,整体性策略指学生解决问题时,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设计若干属性;而系列性策略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把精力集中在一步步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括一个属性。
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网送上的“2020考研教育硕士333教育心理学知识:认知差异与教育”,希望对备考2020考研教育硕士考生有帮助!祝2020考研顺利通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