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历史学中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和近现代史4部分。2021历史学考研复习需要循序渐进,通过时间线索将各种历史事件和基础知识点串联起来,整合在一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1考研历史学中国古代史-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供各位考生参考。
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牛耕与铁器
西汉初期,牲畜比较缺乏,牛耕尚不普遍。到汉武帝初年,民间牛马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牛耕在当时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方式是“耦耕”。西汉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中被广泛使用。
2.水利工程
西汉的水利灌溉事业比战国时代有重大的发展。文帝时蜀郡在李冰的灌溉工程基础上,又“穿湔江口,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顷”。西汉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是在武帝时期,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令水工徐伯主持开挖漕渠,自昆明湖(陕西长安县西南)至黄河,三百余里,渠成后,即可灌田,又可漕运,收益很大。汉武帝还征发万人开渠,引洛水到商颜山下,未成功,水工们在地下凿井,称为井渠法,后来推广到新疆地区,改进为坎儿井。此外,汉武帝还在郑国渠旁开了六条小渠,称为六辅渠。此外,还有成国渠、白渠等,其中白渠收益最大。
3.耕作技术
西汉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的进步。武帝末年,搜粟都尉赵过总结出代田法。其内容是:在一亩土地上开三条圳,圳的深广各一尺;圳与圳之间的土地是垄,也宽一尺;圳垄相间,把种子播在圳里,苗发芽后,一面耨除垄上的杂草,一面铲垄土培苗根。经过这样处理过的作物生长茂盛。赵过还改进了农具。除了代田法之外,还有一种在北方早地高产的栽培技术方法一区种法,被记载在汉成帝时期成书的《氾胜之书》中。区种法,又称区田法,为抗旱而设计,有两种耕作方式:一种是宽幅区种法,一种是小方形区种法。这种耕作技术的特点是:
(1)作区深耕,可以充分挖掘区内土地的增产潜力。(2)等距点播,区田内所种作物的行距、株距都有一定的规格,呈等距点播形式,这样可以保证作物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3)集中的施肥灌水和精细的栽培管理。由于采取了区田的形式,给集中的施肥灌水和田间管理提供了方便。
由于西汉时期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的进步和水利工程的兴修,西汉末垦田面积、人口都比战国时期增加了两倍以上。东汉时期农业生产又有较大发展。
(二)手工业
汉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冶铁业、纺织业及漆器业等部门。
1、冶铁
冶铁业是各项手工业的先导部门,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手工业部门。西汉前期,治铁业有国营、官营(郡国经营)和民营三种。民间的冶铁家很多,著名的有蜀郡的卓王孙、程郑和南阳的孔氏。汉武帝收治铁归国营,垄断了治铁业。西汉冶铁技术有很大。铁器铸范已由战国时的单合范发为双合范,并出现黑心可锻铸铁,这一工艺比西欧国家早出现2000年左右。西汉后期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炉(即水排)。在欧洲,直到12世纪才开始应用。东汉掌握了层叠铸造技术。
2.纺织
西汉的丝织业比较发达。西汉政府设有服官管理织造。西汉纺织品种类很多,有锦、绣等,且纺织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西汉已用提花机,而且提花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东汉初年蜀锦已经驰名全国。民间最著名的纺织业家陈宝光,是织花机的发明者。东汉时期,南方的麻葛织品最著名的是越布,也叫做越葛,是会稽地区的产品。刘秀称帝后,就把越布列为贡品。
3.蔡侯纸
东汉和帝时尚方令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技术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造纸,成本低,易推广,当时人们把这种纸叫“蔡侯纸”。从此价廉质轻的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开始取代价高而笨重的竹木简,后来经西亚传到欧洲,并逐渐在全世界推广。
4.手工艺制造
西汉手工业的发展,还表现在高超的手工艺水平上。代表作有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发掘出“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汉代手工艺的高超,从铸造的铜镜中,也可以看出来。
(三)商业和城市
1.商业的发展
汉初对商人采取抑制政策,但吕后、惠帝以后,禁令逐渐解消,商人往来各地,经营的范围很广。他们的商业活动十分兴盛,东汉时继续发展,种类增多,并且出现了“合市”(互市),是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东汉朝廷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商贸往来,在边郡进行,以“合市”为贸易形式,这种交易形式对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都市
商业活动主要在都市进行。汉武帝时,全国比较著名的都市有20个左右,多数集中在黄河中下游一带。长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都市。长安以外,洛阳、临淄、邯郸、宛、成都等都是著名的都市。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跟大家分享的:2021考研历史学中国古代史-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希望对各位考生2021考研历史学复习有所帮助。祝各位考生2021考研一切顺利!
推荐阅读:2021考研历史学基础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