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讯

咨询热线8:00-24:00 400-0999-680

首页 考试资讯考研专业课 2022考研307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质学说的应用

2022考研307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质学说的应用

时间:2020-12-23 15:35:22 编辑:leichenchen

      中医基础理论,要看的知识点较多。备考2022中医考研学子们,在基础阶段,应以牢固基础为主。接下来,小编为考生们给出——2022考研307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质学说的应用,供考生参考。

2022考研307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 、体质的概念

1.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2.体质的构成

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三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3.体质的特点

①先天遗传性,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②差异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差异现象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问题;

③形神一体性,“形神合一”是中医学体质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

④群类趋同性;

⑤相对稳定性,遗传信息及长期稳定的环境决定;

⑥动态可变性,年龄变化及外来因素干扰引起体质状态的变化;

⑦连续可测性;

⑧后天可调性,为改善体质的偏颇,防治疾病提供了可能。

二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与病因、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及养生预防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体质学说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①体质因素决定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②体质反映机体自身生理范围内阴阳寒热的盛衰偏颇,决定了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亲和性、耐受性不同———“同气相求”。

③体质因素决定着发病的倾向性。

④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个体体质密切相关。

2.阐释发病原理

①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正气虚是形成疾病的内在根据,邪气只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体质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

②内伤杂病的发病亦与体质密切相关。《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说:“凡此九气(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丛生之病,壮者得之气行而愈;弱者得之气著为病也。”说明对某些情志刺激,机体发病与否,不仅与刺激的种类及其量、质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机体体质有关。个体体质的特殊状态或缺陷是内伤情志病变发生的关键性因素。

③环境(包括气候、地理环境、生活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饮食、营养、遗传、年龄、性别、情志、劳逸等因素通过影响人体体质使机体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下 降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3.解释病理变化

①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

质势: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病势:人体遭受致病因素的作用时,不同的致病 因素具有不同的病理变化特点。

从化:病势与质势结合就会使病变性质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病势依附于质势,从体质而发生的转化,称之为“质化”,亦即从化。正如《医门棒喝·六气阴阳论》所说:“邪之阴阳,随人身之阴阳而变也。”

质化(从化)的一般规律:素体阴虚阳亢者,机能活动相对亢奋,受邪后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者,机能活动相对不足,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燥化;气虚湿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

②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疾病传变与邪之盛衰,治疗得当与否有关,主要还是取决于体质因素。

体质其一是通过影响正气的强弱,决定发病和影响传变:体质强壮者,正气充足,抗邪能力强,一般不易感邪发病,不易传变,病程较短暂;体质虚弱者,易于感邪,且易深入,病情多变,易发生重证或危证。其二是通过决定病邪的“从化”而影响传变:素体阳盛阴虚者, 感邪多从阳化热,疾病多向实热或虚热方面演变;素体阴盛阳虚者,则邪多从阴化寒,疾病多向实寒或虚寒方面转化。

4.指导辨证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临床证候类型。

①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或患同一疾病,因个体体质的差异可表现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的类型,即同病异证。

②感受不同的病因或患不同的疾病,而体质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点时,常常可表现为相同或类似的证的类型,即异病同治。所以说,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 主要是以体质的差异为生理基础,体质是证候形成的内在基础。

5.指导治疗

体质是治疗的重要依据。“因人制宜”的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

(1)区别体质特征而治

在治疗中,常以患者的体质状态作为立法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如面白体胖,属阳虚体质者,本系寒湿之体,若感受寒湿之邪,则非用姜附参苓之类大热方药邪不能去;若感受湿热之邪则必缠绵难愈,尚须通阳以化湿,药性过凉则湿邪愈加闭阻于内而阳气更加虚乏。如面色苍白形瘦,属阴虚体质者,内火易动,湿从热化,反伤津液,故其治与阳虚之体必定迥然不同。总之,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伤阴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如《灵枢·根结》说:“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2)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其一,注意药物性味,阴虚体质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苦寒沉降;阳虚体质者宜益火温 补,忌苦寒泄火;气虚体质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等。

其二,注意用药剂量,体长而壮实者剂量宜大,体瘦而弱者,剂量宜小。

其三,注意针灸宜忌,体质强壮者,耐受性强,体质弱者,耐受力差;肥胖体质者,进针宜深,刺激量宜大,多用温针艾灸;瘦长体型者进针宜浅,刺激量宜小,少用温灸。

(3)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疾病初愈或趋向恢复时,中医学很重视善后调理, 以促其康复。如燥红质者热病初愈,慎食狗肉、羊肉、桂圆等辛温食物或辛辣之味;腻滞质者大病初愈,慎食龟鳖等滋腻之物及五味子、乌梅等酸涩收敛之晶。

6. 指导养生

①饮食调养方面:如体质偏阳者,进食宜凉而忌热;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寒;形体肥胖多痰湿,食宜清淡而忌肥甘;阴虚之体,饮食宜甘润生津之品而忌肥腻厚味、辛辣燥烈之品;阳虚之体宜多食温补之品。

②在精神调摄方面:气郁体质者,应注意情感上的疏导,消解其不良情绪,以防过极;阳虚体质应帮助其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以上是“2022考研307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质学说的应用”,希望2022中医考研考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识记这些内容。预祝2022考研考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前行,风雨无阻,后期一定能达到终点,加油!

推荐阅读:

2022考研307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汇总

扫一扫

进考研专属交流群 获取更多考研干货资料

优先参加最新福利活动

我要吐槽

    • 文都考研课代表

    研友互动

    199管理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

    396经济类联考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