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们,在复习初期,应着重看金融学和公司理财中的基础知识。接下来,北京文都考研网为帮助2021金融硕士考研儿们,掌握硬核知识点,特意分享——431金融学基础知识:利息学说,供考生参考。
2021考研431金融学基础知识:利息学说
(一)西方古典经济学派利息理论
1.利息报酬说
由威廉•配第与约翰•洛克先后提出。其中配第认为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报酬。洛克则认为利息是贷款人因承担了风险而得到的报酬,并认为报酬的多少应与所承担风险的大小相适应。
2.资本租金论
这一理论是由达德利•诺思提出的,把贷出货币所收利息看成是地主收取的租金,这样,就把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货币的货币区别开来。
3.利息源于利润说
这一理论是由约瑟夫•马西提出的,他认为贷款人贷出的是货币或资本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贷款人因此得到的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并且是利润的一部分。
4.利息剩余价值说
这一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利息具有双重来源:其一,当借贷的资本用于生产时,利息来源于利润;其二,当借贷的资本用于消费时,利息来源于别的收入,如地租等。
(二)近现代西方学者的利息理论
1.节欲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纳骚·西尼尔提出。他认为,价值的来源并不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而是生产费用;生产费用由工资和利润两部分组成,工资是工人劳动的报酬,利润则是资本家节欲的报酬。工人放弃了安逸和休息而去劳动,这就作了牺牲,工资就是这种牺牲的报酬;资本家放弃了个人消费,利润就是对这种牺牲的报酬。借贷资本只是总资本的一部分,利息也只是总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息也是借贷资本家节欲的结果。
2.边际生产力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克拉克提出了这一理论。他认为,当劳动量不发生变化,而资本总量增加时,每增加一个资本单位的产量依次递减,最后增加一单位资本所增加的产量就是决定利息高低的“资本边际生产力”。
3.人性不耐说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试图从心理因素出发解释利息现象,从而提出了这一理论。按照他的观点,由于人们普遍具有这样的心理:偏好现在就可提供收入的资本财富,而不耐心地等待将来提供收入的资本财富。在存在借贷市场的情况下,不耐程度高的人倾向于借债,不耐程度低的人倾向于放款。如果这些活动能够充分进行,将降低高度的时间偏好并低度的时间偏好,由此在某一共同的利率下达到一个具体的中间地带。因此,“利息是不耐的指标”。
4.流动性偏好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更加有影响力的流动性偏好说。他认为利息是放弃周转流动性的报酬。
人们偏好流动性主要产生于三种动机:
一是交易动机,即需要现金进行日常交易;
二是谨慎动机,即预防意外支出;
三是投机动机,通过预测债券价格变化,调整货币存量,并从中获利。企业和商人想取得一定的货币,就必须以支付一定的报酬来诱使公众让渡出一部分货币,而利息就成为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这种流动性偏好的报酬。流动性偏好的大小决定了货币需要量的多少,而货币需要量与货币供给量一起决定利率水平。
5.马克思的利息理论
(1)利息的本质利息不是产生于货币的自行增殖,而是产生于它作为资本的使用。
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在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之问的分割。
(2)利息体现的社会关系
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以上是北京文都考研网分享的“2021考研431金融学基础知识:利息学说”,希望对考生在复习金融学内容时有所帮助!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不管前面会遇到困难,勇往直前,胜利终将属于你们,加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