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生董金润和博士后卢禹先为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化学系冯建东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的《溶液中单分子电化学反应的直接成像》作为封面论文,刊登在了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接下来,小编针对该资讯,来给大家详细告知。
浙江大学登上nature封面!
8月11日,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生董金润和博士后卢禹先为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化学系冯建东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的《溶液中单分子电化学反应的直接成像》(Direct imaging of single-molecul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in solution)作为封面论文,刊登在了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
浙江大学化学系冯建东研究员致力于发展跨学科的单分子测量方法和仪器,实现多维度的溶液体系单分子物理和化学过程观测、新现象研究和应用建立。近期,其团队发明了一种直接可以对溶液中单分子化学反应进行成像的显微镜技术,并实现了时空分辨成像。该技术在化学成像和生物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允许看到更清晰的微观结构和细胞图像。
浙大团队的研究对象是电致化学发光反应。电致化学发光是利用电极表面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实现发光的形式。相比于传统的荧光成像技术,由于不需要光激发,电致化学发光几乎没有背景,是目前对于灵敏度有着高要求的体外免疫诊断领域的重要手段,其在成像分析等方向也具有一定价值。目前,电致化学发光存在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其一是微弱乃至单分子水平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测量和成像,这对于单分子检测非常重要。其二是在电致化学发光成像领域实现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时空分辨率成像,即超分辨电致化学发光成像,这一点对化学和生物成像具有重要意义。
3年来,冯建东团队致力于这两大难题的研究,通过联用自制的具有皮安水平电流检出能力的电化学测量系统以及宽场超分辨光学显微镜,搭建了一套高效的电致化学发光控制、测量和成像系统。首次实现了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宽场空间成像;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第一次实现了电致化学发光的超分辨成像。这项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显微镜技术不需要光激发即可实现单分子超分辨成像,有望影响化学测量和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
在同一期上,《自然》期刊专门邀请了领域专家对这一突破性技术的前景进行了亮点评述和报道。
据iNature统计,这是自2021年以来(截至2021年8月12日),以浙江大学作为通讯单位的研究团队在Cell、Nature及Science 发表的第17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