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经济类联考还是管理类联考关于论证有效性的大纲要求都是一致的,所以在这里不用去区分,二者的区别在于分值的差别,管理类联考为30分,经济类联考为20分。这篇文章带着大家去学习一下,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要点——概念。
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要点:概念
题目对于概念的要求: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关于这句话的解读,我们一定要能够明确,哪些概念需要我们去关注,它最有可能是答案的得分点:核心概念。对于材料中出现的一般概念,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下面给大家讲解几道例题:
【例1】“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这就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节选:2006年1月真题)
题目解析:这个论证里5%的界定不清,材料没有说明确,承担5%的工作,到底是零部件的5%,还是核心技术的5%,又或者是飞机整体的,所以不一定能够得出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
【例2】“科学没有国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如果科学真的没有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呢?(节选:2008年1月真题)
题目解析:科学没有国界→知识产权没有国界。我们能够前提里边说科学,而结论里边说的是知识产权,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产权是科学的成果,是一种财富,是受法律保护的,就像今年比较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边对于仿制药的打击,就是对于专利知识的侵害。但科学是一种学科,二者不存在推理的关系。
【例3】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节选:2015年1月真题)
题目解析:生产过剩是常见现象→生产过剩是客观规律。常见现象和客观规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常见现象是一种表面的外在表现。而客观规律是内在的本质属性。不能把两者简单的等同起来。
总结:关于概念,其实在逻辑上分的比较细致:混淆概念、偷换概念、集合体性质误用,但是在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时候,我们不用区分那么细致,只需要能够识别并能够分析出来概念的区别就可以,文都考研集训营建议考生,对概念一定要能够熟练掌握,对于概念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敏感性。